乐陵市地处鲁西北,冀鲁边区核心区,兵员大市,退役军人2万多人,其中优抚对象7700人(孤老优抚对象120人)。为解决孤老优抚对象的养老难题,2021年10月,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床位120张、投资2500多万元的山东德州乐陵市光荣院竣工,2022年4月入住运营;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探索形成了“打造一个专业机构、保障三大关键要素、实施五大养老工程”的“135”服务模式,首批入住的30多名供养对象满意度100%,“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成效显著,孤老优抚对象养老事业实现了从“基本养老”向“品质养老”发展。
推行“一站式”运营,满足服务对象“医养康护”需求
为准确把握孤老优抚对象供养形势和需求,乐陵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专班对全市16个乡镇(街道)、120户孤老优抚对象的生活状况、存在困难、供养需求进行全面调研,通过意见征询、综合研讨等方式,确定了集养老养生、慢性病康复、失能护理、医疗保健、健身娱乐、心理疏导“六位一体”办院思路,打造综合性、医养型、区域性光荣院,“一站式”彻底解决孤老优抚对象的养老难题。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原则,招聘各岗位持证专业人才参与管理服务,引入专业社工开展志愿服务,引入专业医疗机构开展医护服务;根据供养对象需求,规划设计休息区、诊疗区、办公区、就餐区、活动区、娱乐区、学习交流区等功能区域,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根据服务人数、场所规模等情况,配套设置中医科、慢性病诊室、输液区、药房、理疗室、老年体检室、社工工作站、心理咨询室等医疗设施与机构,满足供养服务对象需求。
注重“三方面”要素,打造孤老优抚对象温馨家园
聚焦人员要素,与服务要求“同质”。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原则,工作人员持“资格证+健康证”双证上岗,以人定岗、以岗设人,保证各项服务能够不打折扣全部落实到位;光荣院还制定了工作人员技能培训计划,持续提升光荣院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完善硬件要素,与老人需求“对路”。光荣院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室内配有独立卫生间、空调、电视等设施,布置与家庭居室相同;活动区域进行地面防滑处理、无障碍设施配置、安全扶手安装、标识图案张贴等适老化改造,在满足老人需要的同时增添家的温馨。
健全制度要素,与服务理念“合拍”。坚持“彰显尊崇、真诚服务”服务理念,制定完善了各岗位职责、服务流程及工作制度,用制度规范行为,将为老人提供高质量的营养餐作为一大特色,下大气力抓好餐饮质量,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留样备查制度等,对食材的采购、保管、使用进行严格把控并监督执行,从而保证食品安全和餐具消毒到位。
落实好“五养”工程,实现孤老优抚对象有为有位
围绕健康养生,实施“身养”工程。突出“养生”主题,购置按摩椅、足浴盆等保健设备,邀请保健医生开通“老兵四季养生大讲堂”,引导供养对象自学保健知识,做到科学养生;成立了医疗保健服务队,每天为供养对象测量血压、血糖,开展医疗保健咨询等服务,形成“专家专题讲课、医疗个别咨询、科学养生座谈、定期健康体检”的养生保健服务机制,推进医养康护、治未病理念深入老兵心中。
注重心理关怀,实施“心养”工程。光荣院设有心理咨询室、谈心谈话室、社工服务站,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根据供养对象兴趣爱好需求,购置书画工具、棋牌、麻将、桌球、台球、乒乓球等休闲娱乐设施,开展健身益智的文体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健康传递”“快乐传递”,制定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计划,通过举办知识展览和讲座等形式,帮助老人掌握心理的自我调节方法,保持平和心态,开开心心颐养天年。
制定营养食谱,实施“食养”工程。2名专业厨师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制定每周营养食谱,注重少油、少盐、少糖、少辣,荤素搭配、口感软嫩,既丰富多样,又健康营养,从“舌尖”到“心尖”的全方位关怀服务,大幅提升了供养对象的幸福指数。
注重党建引领,实施“信养”工程。设立了党员活动室,成立了乐陵市光荣院党支部,注重发挥供养对象中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每月15日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定期组织理论学习成果分享会,切身感受到学有所成带来的满足感、愉悦感;组织供养对象参观冀鲁边等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爱国题材电影,从而逐步构建老军人、老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一体化教育格局。
演绎夕阳新姿,实施“文养”工程。为挖掘老兵战斗事迹,开展了拾“珠”行动,对院内抗美援朝老兵、参战参试退役军人的革命故事、珍贵物品进行搜集整理,设立了老兵荣誉室,制作成影像资料进行宣传播放。为使“文化养老”与发扬枣乡文化、传承冀鲁边精神相结合,乐陵市光荣院将与乐陵市老年大学合作,成立老年大学光荣院分校,开设风俗文化课程,组建合唱、宣讲、书画、摄影、诗词曲艺创作、太极拳等6大类文化项目,围绕冀鲁边区革命历史,创作优秀的文艺节目,开展送文化进社区、进学校等志愿服务活动,诠释“老有所为”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