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您所在的位置:  做法借鉴
安徽蚌埠:“三化”建设助力退役军人工作提质增效
时间:2025-03-19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部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安徽省蚌埠市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工作发展的关键抓手,通过召开“三化”建设现场观摩暨工作培训推进会等系列措施,不断推动基层建设过硬、基础工作过硬、基本能力过硬,助力退役军人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

以“三化”建设为抓手,筑牢基层服务体系

稳立基层架构,实化服务规范。在机构改革中,76个乡镇服务站得以全数保留,1224家服务中心(站)均完成规范命名与挂牌工作。市局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挂钩92家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基层站点开展交流观摩、互查践学活动20次。

精梳业务清单,明确标准流程。梳理归纳基层站点服务事项16个,细化职责50项。编制流程图,明确办理要件和办理时限,推动工作标准化开展。明确“五优”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市级标准,47家中心(站)通过审核。

践行服务承诺,拓宽尊崇范围。实行服务承诺制,积极推行“八个一”工作法,将“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工作推向深入。建成3家“珠城老兵驿站”,5家企业、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和首个军嫂之家。

以“三化”建设为引领,优化业务工作保障

完善安置链路,助力就业创业。完善安置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严格考核赋分、公开选岗等工作。加强退役士兵待安置期管理,开发“实习”岗位60余个,在事业单位招考中单列10个“兵教师”招聘计划。新挂牌24家市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

深耕支前备战,做好医养文章。积极推进野战型军供站建设,牵头组织皖北片区野战型军供站实战化保障演练,蚌埠市军供站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全力推动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蚌埠市作为全省唯一、全国18个双拥模范城代表之一参加庆祝建军97周年招待会。稳妥有序推进标准化光荣院项目建设,制定光荣院医养结合项目方案。

规范军休服务,共绘区域新景。制定军休服务管理手册,提升军休大学规范化办学水平,制定20个制度,建设1个校本部、2个所分校,共开设15门课程、19个班次,326名军休干部就近入学。与宁波市签订甬蚌合作共建协议,推动军休工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强化教育引导,确保待遇落实。搭建治理平台、调解平台、志愿平台,鼓励退役军人发挥作用,1名军休干部入选安徽省国防教育讲师团,2支志愿者服务队入选全国典型。建立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常态化联系工作制度,成立“戎爱珠城”服务联盟,打造省内首支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志愿服务品牌。市财政支出160余万元为企业军转干部提供大病救助。

以“三化”建设为契机,激发服务能力升级

勤练业务本领,提升服务素养。开展业务练兵大比武活动,举办各类业务培训10次,累计培训达1400人次。举办9期“为军文化大讲堂”,选编18期《他山之石》供全系统学习交流,增强干部职工服务能力。

深化信息赋能,强化数字支撑。重点打造14个市级政务服务信息化网办示范点,梳理53项线上政务清单,规范26项服务流程,办理网办服务事项2300余件。整合11个服务事项,大力推进“一件事”联办,全年共办理1299人次,一次办好率达100%。举办“戎归共创 职等你来”沉浸式直播带岗招聘会3场,180余人线上投递简历。

优化制度体系,深塑品牌效应。加强制度建设,编印涵盖32个制度文件的政策制度汇编。开展“六进”“送政策上门”活动300余场。将年度工作要点逐项分解,梳理建立重点工作清单,明确73项工作事项,实行周调度、月提醒、季盘点,逐项对账销号。开展“戎耀珠城”品牌培塑活动,确保年度工作要点落到实处,形成35个退役军人工作品牌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