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您所在的位置:  老兵风采
周林会:振兴路上建新功
时间:2025-08-19  来源: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1.jpg


乡间小道洁净通畅,花草树木相得益彰,房前屋后整洁有序;200亩的黑玉米长势正旺,互助养老睦邻点内,老人们下棋、打牌,休闲自在……短短几年间,涟水县保滩街道周集村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小乡村,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网红村”,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位“兵书记”的辛勤付出,他就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退役军人周林会。

 

迎难而上,振兴家乡勇担当

1997年12月,高中毕业的周林会参军入伍,三年的军旅生涯,使他收获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退役后,周林会在外打拼了8年,2008年返乡创业,做起了农资生意。尽管生意还算红火,但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始终不灭:“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怀揣着“自己的家乡自己建设”的拼搏劲儿,2017年,他向组织毛遂自荐,担任村会计。2021年又全票当选周集村党总支书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兵书记”。


2.jpg

 

彼时的周集村,村庄环境差、没有致富产业、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心气不高。为尽快摘掉“落后村”的帽子,上任伊始,周林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带领“两委”成员走村入户,开展调研,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努力方向。当时,正值保滩街道打造人居示范点,周林会抢抓机遇,对周集村的人居环境全面整治提升:拆除老旧破败建筑、疏浚沟渠、户厕入室、整修小路,建成文化公园、健康步道、标准化篮球场,新增停车场并安装太阳能路灯,多方筹资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发掘本村革命历史建造繁志红色文化广场……

几年来,随着基础设施提档、生态环境提质、村容风貌提优,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显著提升。

 

敢闯敢试,产业攻坚探路忙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周林会带领村“两委”多次外出学习,立足村庄实际,成立了生态农副产品合作社,带领群众大力发展黑玉米、黑葡萄、黑豆、黑花生、黑芝麻“五黑”产业。

为了给群众干出样子、蹚出路子,周林会自己带头并动员村干部试种植黑玉米,经过两年的摸索,黑玉米产业实现了大丰收。看着能赚到钱,村民们纷纷加入到种植行列,村“两委”随即退出种植,专心负责购种、销售,帮助村民解决后顾之忧。目前,全村超40%的农户参与黑色农产品产业,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同时,村集体还通过成立物业公司,承接小型工程、物业保洁等业务,解决了50余名群众就业问题,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


3.jpg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帮助农产品销售,周林会积极试水网络直播,把自己工作日常拍成短视频,为家乡增添人气,并通过组织“老周说媒”“村跑”“村咖”等活动,让周集村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借着这股“流量”,在村“童话森林”农旅项目的基础上,特色农家乐、咖啡馆、音乐露营基地、休闲民宿等文旅项目纷纷落户。

金点子不断涌现,致富路越走越宽。如今的周集村,已初步构建起“特色产业+生态观光+主题游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农旅产业体系,村集体收入连续两年超110万元,村低保户、留守妇女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大家直夸:“周书记不愧是军人出身,头脑活泛、办事靠谱!”

 

不忘初心,善治为民促和谐

“在部队要保卫国家,到地方要服务群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周林会始终牢记军人、牢记党员的初心使命,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盼。

周林会团结带领村党总支“一班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激发党员参与村庄建设和为民服务热情,用心用情倾听群众诉求,全心全意为民排忧解难。制定积分制村规民约,通过量化评分、动态赋分、公正奖励,有效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在全村上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4.jpg


几年来,村里的民生实事办了一件又一件,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天比一天高。周林会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打造互助养老睦邻点,休息区、按摩区、理发区、锻炼区、娱乐区、阅读区等一应俱全,老人们在这里“天热可避暑、天冷可取暖、闲暇有文娱”。同时,村里还开展结对活动,鼓励低龄健康老人与高龄独居老人结对,提供生活照料、应急救助、陪同就医、安全巡查、农活帮工等志愿帮扶,切实缓解农村养老压力。

此外,村里还常态化开展周末公益课堂,邀请专业人士开设书法、阅读、讲座等兴趣课程,帮助孩子度过愉快的周末;组建2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义诊、文娱等活动,全年开展文明实践惠民活动60余场次,极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好儿媳、好公婆”等群众性评比,推动乡风文明不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