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1月23日,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五年来,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抒写了新时代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戎耀篇章,奏响了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时代强音。
为回顾总结五年奋进历程,展示五年奋斗硕果,即日起,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官微、官网同步推送“奋进五年”专栏。今日推送《“兵”至如归 尊戎满“淮”——淮安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五年综述》
五年来,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持续深入落实“五有”“全覆盖”要求,创新开展“两提两争”,谋划实施“建设提档”“能力提升”“效能提优”三项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体系建设从“五有”到“五优”、从“有形”到“有效”,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服务对象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聚焦体系建设,擎画发展蓝图——
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紧扣智慧化、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便捷化的“五化”目标,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体系建设平地起楼、蹄疾步稳、持续提升。织密服务网络。全市1698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四级服务保障网络全面覆盖。全省率先推出村级站点“十二个一”建设标准,村级服务站普遍达标并实体运行,总体平衡、便捷高效的服务矩阵完成主体搭建。推动提档升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服务站提档升级,建成五星级服务站61个,特色服务站12个。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获评“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淮安区石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入选“全国百家红色服务站”。促进功能拓展。全市7个县区、3个功能园区、102个镇街普遍建立法律援助站或联系点,全市所有服务站点实现“一键导航”,光荣册、一本通等富有淮安特色的“服务链接”全市推广,相关做法被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点赞。
坚持培塑激励,锻造铁军队伍——
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锚定政治素养、服务能力双提升,广泛开展岗位练兵,着力推进队伍能力建设,提升服务保障本领。业务培训常态化。以来访接待、建档立卡及优待证申领、光荣牌发放等为主要内容,编印学习清单、知识题库,开展“戎耀学堂”等各类培训50余场次,参训人员近3000人次,努力锻造一支懂政策法规、钻业务技能、知冷暖疾苦、善热情服务、会教育疏导的工作队伍。岗位练兵显身手。创新推出“互看互评”“服务保障大家谈”交流平台,组织跨县区交流、比学赶超。连续两年开展全市基层服务中心(站)“联试联考”,600余名基层工作人员参试,打造理论学习、成果展示、锻炼成长的新阵地。示范引领走在前。深入开展“争当服务标兵”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退役军人示范岗,推动党员干部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1人获评全国退役军人优秀服务站站长,14人获评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优秀主任(站长),20人获评全市“服务标兵”。
强化精准服务,提升服务效能——
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坚持以实干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把提升服务效能、做好服务保障摆在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落实关心关爱。建档立卡,一人一档,全面掌握“四有”人员基本信息,为精准、过细服务奠定数据基础。规范开展“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常态联系”等服务保障工作,努力构建从入伍到入职、从退役到退休的“全周期”服务链条。做优服务品牌。围绕机构建设、矛盾化解、权益维护、就业创业帮扶等9个工作版块开展“先行先试”,精心培育优质服务项目,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淮安品牌逐步夯实。淮安区、盱眙县、金湖县在强化基层站点建设、提升就业创业帮扶等方面的工作做法,分别入选全国服务保障工作典型案例。强化作用发挥。持续擦亮“戎耀江淮”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广大退役军人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做好公益服务、积极抢险救援等志愿服务。全市先后产生4支全国“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15支省“优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8名省“优秀退役军人志愿者”。